大觀摺十
20011998199880011998199881998199811998199882001199819988001199819988199819981199819988/20011998199880011998199881998199811998199882001199819988/20011998199880011998199881998199811998199882001199819988001199819988199819981199819988119981998819981199819988

北宋,是中國各朝代中,文化發展最高的朝代。 澶淵之盟後,宋遼維持了百餘年的和平,與西夏的戰爭只局限於邊境,不入內地,承平日久,經濟十分發達;加上宋太祖重文輕武的國策,文人地位之高為歷朝之最,因此藝術文化得到了充分的發展。 唐代以前,中國的錢幣多為篆書,自唐代開元通寶採用真書後,曆五代十國至宋初,多數錢幣仍以真書為主。 太宗繼位後,於淳化時匯整內府所藏歷代墨跡,編著淳化閣帖,為往後法帖之祖;同時期鑄行的淳化元寶,為太宗御書真行草三體,為中國最早的御書錢 (如圖一),亦是行草二書體首次出現於錢文上。 太宗開風氣之先,此後兩宋有多種錢文,皆出於名家之手。



 諸宋帝皆有不俗的文化底蘊,最著名的莫過於宋徽宗。 徽宗為哲宗之弟,哲宗無子,內庭討論由何人繼位時,章惇嘗論:「端王輕佻,不足以君天下。」。 確實,徽宗即位後,雖雅好文藝,一方面生活豪奢,過份壓榨南方民力,終至激起諸多民變 (北宋大部分民變皆出徽宗朝);另一方面,在朝政昏庸無能,任用非人,卻又好大喜功,在金滅遼戰爭時,不顧宋遼間百餘年的和平,貿然與金聯合滅遼。 金初興,所向披靡,聯合滅遼後,金國雖短暫歸還燕雲十六中的六州,卻也在聯合滅遼戰爭中,看見宋軍的積弱。 取回部分燕雲十六州的喜悅未持續太久,金兵南下,兵臨汴京,慌亂間徽宗傳位與長子欽宗,終難挽頹勢,北宋亡。



 雖徽宗為帝甚為無能,卻在藝術上有很高的成就。 徽宗在位期間,成立翰林書畫院,大力獎腋書畫藝術;徽宗自己亦能畫能書,尤其所創「瘦金體」,在書法史上有很高的地位。 瘦金體運筆挺勁犀利,飄忽快捷,筆跡瘦勁,至瘦而不失其肉,轉折處猶可見藏鋒,露鋒等運轉提頓的痕跡,甚為灑脫明快。 徽宗御書錢文有多種,崇寧通寶、大觀通寶、政和重寶、宣和通寶背陝等皆其手書。 其中最精美者莫過於大觀通寶折十 (如圖二),雖傳世數量不小,但徽宗運筆的精妙轉折,即便細微處,在精湛鑄工下仍完美表現,精美如近代機制幣,有不能增損之感。 大觀摺十的鑄工,在其他朝代,連雕母的精度都未必能及,甚至有人懷疑是脫蠟法所鑄。 筆者看法,大觀摺十固然十分精美,畢竟是流通錢,脫蠟法甚為耗時費工,不可能是脫蠟法所鑄;部分大觀摺十仍可見翻沙痕,應該仍是翻砂法所鑄。



 因為大觀摺十個頭大,又十分精美,近年漲勢非常凌厲,仿品也因此層出不窮。 一般來說,仿品的鑄工多不及真品,字口較渾圓,不若真品有稜有角;在筆畫密集處,像觀字的左下,筆畫和地章交接處的俐落度更會明顯不如真品。 此外,因大觀摺十仿品太多,有些較難判斷的坑口,如乾沙坑、水坑,或是南坑有種渾體翠綠像油漆的鏽,或是酸洗過的真品,會讓很多藏家沒有把握,不敢購入。 整體來說,大觀摺十的辨偽,主要還是從鑄造工藝來看,工藝到位但坑口不易判斷的,還是有可能是真品。 正因大觀摺十坑口多變,傻瓜開門的比例不高,大多時候,辨真偽仍是以鑄工為主,坑口為輔。


 
大觀.gif        
圖一:真宗御書淳化元寶,真行草三體 
大觀折十.gif
圖二:大觀通寶折十 
瘦金體.jpg
圖三:徽宗御書瘦金體


 

 

請輸入認證碼查詢